感覺統合是指人們如何對身體及外在環境感覺,將環境中的各種感覺輸入大腦,整合後做出適當反應的過程。這些感覺訊息包括: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前庭覺、觸覺及本體覺,其中觸覺、本體覺、前庭覺又為感覺統合理論三大主要感覺,大腦提供世界圖像,統合了你能夠瞭解自己是誰、人在哪裡、以及周圍發生了什麼事等完整的資訊,而你將這些感覺經驗賦予意義,並做出回應與行動。
什麼是感覺統合異常?
全球約有10~15%的孩子有此問題,兒童在感覺系統受到損害時,會影響其學習及發展。那麼如何知曉我的孩子感覺統合異常?其實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必須經由專業的職能治療師評估判斷才能確定,一般是看復健科,有些醫院是小兒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
當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便會產生認知障礙、情緒、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生活自理能力不好等等,這時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協助和關懷。孩子學習發展關鍵期是3-6歲,也是治療感覺統合異常的黃金時期,等到孩子升小學後,這時治療的成效會有限,感覺統合失調愈早調整,對孩子的幫助愈大。
兒童感覺統合的發育過程
一般來說,孩子發展感覺統合能力的黃金期是在七歲之前,在促進孩子發展良好感覺統合能力的過程中,大腦接收的感覺訊息越豐富多元,建立的連結也就越多,經由一次再一次的統合,使功能更加提升與完善。因此讓孩子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維持良好的動機探索與面對挑戰,進而得到自信心與喜悅是最重要的。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可隨著年齡自然發展而成,自出生到學齡初期這段時期急速發展至成熟,兒童藉由各種感覺輸入,來認識與學習自己身體的動作控制,和自己在動作當中與周遭環境的相互對應與互動關係。例如:學習各種不同的大小、輕重、快慢、材質的感覺輸入,在空間中移動及操弄物件等。
但部分孩子卻無法經由腦部有效處理感覺訊息做出適當反應,因而在生活、學習與人際互動上有困難。這些行為表現可能就是源於『感覺統合異常』,其症狀在每個人的身上不盡相同,同時在個體上也受生理及心理因素影響而有所改變。
如何發現孩子感覺統合異常的問題?
「感覺統合異常」即是大腦對輸入的感覺訊息無法正常解讀。感覺統合異常可分為以下三類:
過度敏感的孩子
在觸覺方面,對衣服材質或標籤產生嫌惡、排斥他人友善的碰觸、害怕赤腳走在沙灘上等;在前庭覺方面,會對鞦韆或搖搖馬有異常激烈的情緒反應。
感覺登錄困難的孩子
無法察覺有危險的警報器、閃光、明顯強烈的聲音指令等。
感覺尋求的孩子
常因對於感覺刺激反應不足而主動尋求更強烈的刺激,如非常喜愛快速且強烈的旋轉、傾向重踏式的行走等。
「感覺區辨障礙」即是大腦的神經系統無法精確地組織及解釋感覺訊息,例如:觸覺區辨能力不好時,無法有效率的組裝玩具、扣鈕扣等。當本體覺的處理能力不佳時,會出現在活動中(如:寫字、拍手、行走等)力量控制不當,弄破玩具,經常碰撞到他人卻不自知等。
「動作運用障礙」即是難以組織、規劃或是執行一連串不熟悉的動作,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覺得容易的事情,這類孩子可能都做不好,顯得笨拙,像是穿衣、倒水、刷牙洗臉、剪紙、跳過障礙物、丟接球等。因此孩子可能常傾向於等待他人起始後模仿他人動作,亦可能因過多失敗的經驗而選擇逃避類似的情境。
藉由遊戲訓練改善兒童感覺統合異常
觸覺 | 前庭覺 | 本體覺 | |
作用 | 促進觸覺辨識幫助避開危險協助操作,並且又安定情緒的作用 | 增靜視覺動作的協調性、肌肉張力、維持身體姿勢的能力 | 協助決定肌肉作用的快慢、力量,並有助於情緒穩定 |
可用圖例呈現 | 兒童按摩、各式操作行玩具、黏土
|
跳跳球、彈跳床、盪鞦韆、跳繩、翻滾
|
攀爬、匍匐、小牛耕田、螃蟹爬
|
若家長發現孩子有任何感覺統合方面的問題,造成生活及行為上的困難,可至桃園振雄診所接受評估及咨詢。振雄診所會盡全力協助孩子們,排除感覺統合的障礙,健康的學習與成長。
延伸閱讀
兒童語言治療的評估標準–桃園振雄診所
兒童發展遲緩的行動建議:解答孩子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等原因
參考資料
What is Sensory Integration ?
What Is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
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

桃園振雄診所專門提供骨科、復健科、神經治療、兒童治療、語言治療之衛教資訊,教導民眾對各症狀能有正確觀念,並使用最適合的方式治療,用心為網友們的健康把關。
醫療團隊成員有沈宗頤醫師、李聖棋醫師、馬振雄醫師、陳英溫醫師、黃永虔醫師,皆具備完整的醫學中心歷練與資深主治醫師經驗,而院內也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病患復健,期待每一位求診民眾,都能獲得最完善的復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