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蹦蹦跳跳,難免會有受傷需要縫合傷口的時候。外傷縫合後的護理很重要,關係到傷口是否會發炎、會不會留下明顯疤痕。很多人在縫合時會特別要求要美容縫合、使用美容針等,到底美容縫合和傳統縫合有什麼差別?看完以下內容,相信各位會對外傷縫合的注意事項、居家護理等有更多的了解。
我的傷口沒縫合?外傷縫合時機
有撕裂傷和切割傷時醫師通常會將傷口縫合,那到底什麼傷口多嚴重時會需要縫合呢?外傷縫合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止血,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將傷口對齊,而傷口若要縫合建議在受傷的12個小時內縫合。不確定自己的傷口是否需要到醫院縫合時,可以觀察傷口是否只要加壓就能止血,若能止血則傷口只是表淺性傷口,只要包紮好並注意傷口照護即可。
怎麼縫合才不容易留疤?
外傷縫合後大家最在意的是是否會留疤痕,疤痕一定會產生,重點是疤痕可以愈淡愈好,疤痕是否會很明顯一部分在於縫合時的縫合技術,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傷口的照護。
- 美容縫合:
急診室或外科醫師所縫合的傷口,主要目的是在於止血及傷口癒合。而整形外科醫師的專業訓練讓醫師在縫合時會注重縫合時的細緻,除了功能性之外也兼顧傷口的美觀。受傷時若是傷口沒有急到非得去急診不可,建議可以去看門診就好,門診可以給予更完善的諮詢以及更細緻的縫合。 - 美容膠帶:
美容膠帶可以淡化疤痕,不需要天更換,避免傷口太常被拉扯,約一週換一次即可,在傷口處持續貼六個月左右,貼的範圍要超過傷口大小。
外傷縫合注意事項
- 維持傷口乾燥清潔,並依醫師指示換藥。
- 若傷口在關節處,應該要減少活動,避免牽扯縫線。
- 傷口在縫合後24小時內,會有輕微腫脹、疼痛,可將傷處抬高以減緩不適。
- 使用醫師指示的藥膏,切勿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 於急診進行外傷縫合的患者,應於兩日後至門診複診。
- 若是傷口周圍紅、腫、熱、痛、流血不止、化膿情形,手指會腳趾麻木刺痛、縫線蹦開或位移脫落、發燒等,則須立即至醫院複診檢查。
居家外傷換藥步驟
一般來說傷口應盡量避免碰到水以及潮濕的環境,所以換藥時建議洗完澡再換,在換藥時需準備好「生理食鹽水」、「無菌紗布」、「無菌棉棒」、「透氣紙膠」、「醫師處方的藥膏」,並且在換藥前需以肥皂、洗手乳等確實洗淨雙手,以下是換藥步驟:
- 取下舊紗布:
取下紗布並觀察傷口狀況,是否有分泌物、是否有紅、腫、熱、痛等症狀。 - 清理傷口 :
使用無菌棉棒沾取生理食鹽水,以「環狀」方式由內而外清理傷口,把分泌物、上一回塗抹的藥膏清理乾淨。如果傷口是長條型則以單一方向清洗傷口,切勿來回擦拭。 - 塗抹藥膏:
取一根新的無菌棉棒沾取藥膏,由內而外以「環狀」塗抹於傷口處。 - 紗布包紮:
使用無菌紗布覆蓋住傷口,紗布邊緣最好超過傷口1公分,在拿取紗布時要拿紗布邊緣,不要碰觸到紗布接觸傷口的中心部分。 - 固定紗布:
透氣紙膠以「井字」固定紗布邊緣。
若在換藥時發現傷口有紅、腫、熱、痛的狀況,則需要去醫院複診檢查。
外傷縫合傷口拆線時間
外傷縫合傷口的拆線時間會由醫師來決定,但是一般而言不同位置的傷口會有不同的拆線時間。
臉部傷口約6~7天、頭皮約7~10天、四肢約10~14天、關節約14~21天、背部約10~14天、足跟約14~21天、足底約21~28天,實際天數須經醫師評估後決定拆線日期。
傷口縫合可以洗澡嗎?
建議傷口在拆線後三天再碰水,在碰水之前要先觀察傷口是否有滲出分泌物或血水,若是沒有滲出基本上代表洗澡水也不會跑進傷口裡,所以只要傷口外觀看起來乾燥清爽,洗澡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在洗澡時要注意不要用力搓揉、摩擦傷口處,避免傷口裂開,沐浴乳、洗髮精等清潔劑也盡量不要碰觸到傷口處。但是會長時間泡在水裡的活動,例如泡溫泉、游泳等,建議兩、三週內都不要接觸。
瞭解居家醫護知識,若臨時發生碰撞的時候,才不至於慌亂找不到方向,能夠更有條理地處理及應變,受傷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即時給予適當的治療。
參考資料:馬冰,〈急診美容縫合術應用於面部外商患者的效果及對傷口癒合疤痕的影響分析〉,《蛇志》2018年01期(2018),p.100-101
桃園振雄診所專門提供骨科、復健科、神經治療、兒童治療、語言治療之衛教資訊,教導民眾對各症狀能有正確觀念,並使用最適合的方式治療,用心為網友們的健康把關。
醫療團隊成員有沈宗頤醫師、李聖棋醫師、馬振雄醫師、陳英溫醫師、黃永虔醫師,皆具備完整的醫學中心歷練與資深主治醫師經驗,而院內也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病患復健,期待每一位求診民眾,都能獲得最完善的復健治療。